质子泵抑制剂、H2 受体拮抗剂和粘膜保护剂引起中风后肺炎的风险:一项回顾性全国队列研究。
摘要来源:PLoS One。 2019;14(5):e0216750。 Epub 2019 年 5 月 8 日。PMID:31067267
摘要作者:Tae-Jin Song、Jinkwon Kim
文章所属单位:Tae-Jin Song
摘要:中风患者面临高风险发展为肺炎,这是中风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是抗溃疡药物,它们可能通过抑制胃酸并具有杀菌活性而诱发肺炎的发生。与质子泵抑制剂和 H2 受体拮抗剂不同,粘膜保护剂具有胃保护作用没有或很少有抗酸作用。我们旨在利用韩国国民健康保险服务国家样本队列研究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 H2 受体拮抗剂)和粘膜保护剂对中风后肺炎风险的影响。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 8,319 名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根据处方记录确定中风后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和粘膜保护剂(瑞巴派特、替普瑞酮、伊索拉定、依卡贝、波普锌、索法酮、硫糖铝和米索前列醇)的使用情况,并将其视为时间相关变量。主要结局是中风后肺炎的发生。在中风后 3.95 年的平均随访期内,有 2,035 名患者 (24.5%) 患有肺炎。在多变量时间依赖性 Cox 回归分析(调整后的风险比 [95% 置信区间])中,肺炎风险显着增加a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1.56 [1.24-1.96]) 和 H2 受体拮抗剂 (1.40 [1.25-1.58])。与质子泵抑制剂和 H2 受体拮抗剂相比,使用粘膜保护剂并没有显着增加肺炎风险 (0.89 [0.78-1.01])。总之,质子泵抑制剂和 H2 受体拮抗剂治疗与中风患者肺炎风险增加相关。临床医生在为肺炎高危中风患者开具抑酸药物处方时应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