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丹参酮 IIA 磺酸钠可改善高血糖时的缺血后血管生成。

摘要来源: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9 年 12 月 10 日;520(3):580-585。 Epub 2019 年 10 月 14 日。PMID:31623833

摘要作者:

陈令丹、何文军、彭斌、袁明杰、王能、王健、卢文举、王涛

文章所属单位:

陈令丹摘要:

背景:糖尿病是外周动脉疾病 (PAD) 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也会导致血液灌注恢复受损肢体缺血,最终导致 PAD 患者预后不良。丹参酮 IIA 磺酸钠 (STS) 是一种草药单体,已被证明可以改善包括心肌梗塞在内的多种缺血性疾病的疗效。然而,STS 治疗 PAD 的效果尚不清楚。

方法和结果:结扎小鼠单侧股动脉作为实验性 PAD 模型,STS 治疗改善灌注恢复,增加毛细血管密度,降低活性氧 (ROS) 水平和 microRNA-133a( miR-133a)在糖尿病小鼠缺血后肢中的表达;然而,STS 并没有改变非糖尿病 C57BL/6 小鼠的灌注恢复。股骨结扎后7天收获糖尿病小鼠的缺血肌肉组织进行生化测试,STS导致丙二醛(MDA)减少,GTP环水解酶1(GCH1)和环鸟嘌呤单磷酸(cGMP)水平增加。此外,STS 治疗增加了从糖尿病小鼠缺血肌肉组织中分离的内皮细胞中 miR-133a 的表达。在高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的内皮细胞中,STS 增加了血管形成和一氧化氮 (NO) 的产生,并在模拟缺血条件下降低了细胞 ROS 水平和 miR-133a 表达。广告中使用外源 microRNA 模拟物、GCH1 抑制剂或 miR-133a 过表达可减弱高血糖和缺氧条件下培养的内皮细胞中 STS 诱导的血管生成效应和 ROS 中和作用。

结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STS 通过抑制 miR-133a 表达并增加糖尿病 PAD 实验中的 GCH-1 蛋白水平来改善血管生成。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外周动脉疾病,
治疗物质 : 丹参酮ⅡA,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