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最大螺旋藻可减少牙龈卟啉单胞菌引起的牙周炎的炎症和牙槽骨丢失。

摘要来源:

植物医学。 2021 年 1 月;81:153420。 Epub 2020 年 11 月 22 日。PMID:33278781

摘要作者:

Min Song Kang、Ji-Hoi Moon、Sang Cheol Park、Young Pyo Jang、Se Young Choung

文章来源:

康敏松

摘要:

背景: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特征是牙龈组织炎症和牙槽骨吸收。据报道,最大螺旋藻对胃溃疡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然而,其对牙周炎牙龈炎症和牙槽骨吸收的影响尚未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效果

方法:藻蓝蛋白含量测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了 S. maxima 中的细菌。 8周龄SD大鼠接种牙龈卟啉单胞菌14天诱导牙周炎。然后给大鼠口服 S. maxima 100、200、400 mg/kg 或吲哚美辛(IND,阳性对照)5 mg/kg,持续 14 天。测量炎症反应、牙龈组织中胶原酶的表达、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活化、牙槽骨吸收、成骨相关标志物以及牙槽骨中的BMP2/Smad信号传导。

结果:通过施用大链藻,牙龈组织中的促炎细胞因子(例如 TNF-α、IL-1β、IL-6 和炎症转录因子 NF-κB)减少。此外,髓过氧化物酶 (MPO) 活性和基质金属施用大鲳可以降低蛋白酶(MMP)的表达。相反,巨条藻增加了 Th2 细胞的 IL-4(抗炎细胞因子)。代表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平衡的骨保护素 (OPG)/NF-κB 受体激活剂配体 (RANKL) 表达比在大鲳治疗组中有所增加。在大鲳治疗组中,牙槽骨丢失和TRAP阳性破骨细胞数量也有所下降,而成骨细胞数量有所增加。此外,在牙周炎条件下,大鳝治疗组的成骨相关因子得到促进,BMP-2/Smad 通路上调。

结论:S。 maxima 通过抗炎作用减少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发的牙周炎,从而减少骨质流失,表明 S. maxima 可能是治疗牙周炎的潜在药物。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牙周炎,
治疗物质 : 螺旋藻,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