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叶白千层及其对抗牙菌斑和牙周疾病的应用:系统评价。
摘要来源:Phytother Res。 2018 年 2 月;32(2):230-242。 Epub 2017 年 12 月 12 日。PMID:29235165
摘要作者:Maísa Casarin、Josiele Pazinatto、Roberto Christ Vianna Santos、Fabricio Batistin Zanatta
文章隶属关系:Maísa Casarin
摘要:这是对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系统回顾,评估互叶白千层对牙周病原体、牙菌斑、牙龈炎、牙周炎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截至 2016 年 10 月,对 PubMed、Cochrane、Web of science、Bireme、Lilacs、Prospero、Open Grey 和 Clinical Trials 数据库进行了检索,以确定可能符合条件的研究。在 1,654 项可能符合条件的研究中,有 25 项纳入了系统评价。他们的方法进行了评估通过临床研究 Cochrane 手册和体内/体外研究 GRADE 系统。尽管由于方法学的限制,必须谨慎解释临床研究,但实验室研究已经发现了有希望的结果。体外证据表明,互叶分枝杆菌对最常见的牙周病原体具有杀菌和抑菌作用。临床研究发现,在减少牙龈炎症方面,其抗牙菌斑效果较低,但其效果与 0.12% 洗必泰相当。互叶分枝杆菌还表现出抗氧化特性,这对宿主有益,有助于减少对病原体的免疫炎症反应。这项系统评价表明,互叶互叶藻具有潜在的抗炎和抗菌特性,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牙周组织。但仍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阐明其应用的临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