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通过下调 NF-κB 通路对盆腔炎大鼠的抗炎作用。
摘要来源: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 2016 年 11 月 25 日;16(1):483。 Epub 2016 年 11 月 25 日。PMID:27887650
摘要作者:邹伟、肖作琪、文晓科、罗洁瑛、陈淑琼、程泽能、向大雄、胡健、何靖宇
文章所属单位:魏Zou
摘要:背景: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 Nees (APN),著名传统植物的主要成分中药妇科千金片用于治疗盆腔炎(PID)已有报道在体外具有抗炎作用。但其在体内对PID是否具有药理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测试 APN 的抗炎作用并阐明其潜在机制。
方法:36只雌性无特定病原体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ID组、APN1组、APN2组、APN3组和泼尼松组。构建病原体诱导的PID大鼠。 APN1、APN2、APN3组大鼠口服不同浓度的APN提取物。泼尼松组大鼠给予泼尼松。首次感染后8天,进行上生殖道组织学检查,并使用子宫和输卵管匀浆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此外,还对子宫内 NF-κB p65 和 IκB-α 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评估。
结果:APN明显抑制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浸润,并能显着减少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过量产生,包括IL-1β、IL-6、CXCL-1、 MCP-1 和 RANTES 呈剂量依赖性。此外,APN 可以阻断病原体诱导的 NF-κB 通路激活。
结论:APN 具有有效的抗炎作用对病原体引起的大鼠PID的影响,其潜在机制是抑制NF-κB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