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摘要标题:
甘草次酸和白藜芦醇作为潜在的植物源化合物对抗帕金森病的多巴胺受体 D3:一项药物信息学研究。
摘要来源:药物开发疗法。 2015 年;9:187-98。 Epub 2014 年 12 月 18 日。PMID:25565772
摘要作者:Muhammad Usman Mirza、A Hammad Mirza、Noor-Ul-Huda Ghori、Saba Ferdous
文章隶属关系:Muhammad Usman Mirza
摘要:<帕金森病 (PD) 是由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引起的,被列为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巴胺受体 D3 因其副作用较小且神经保护程度较高而被认为是治疗 PD 药物开发的潜在靶点。在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疗法是使用多巴胺激动剂,它模仿大脑中多巴胺的自然作用并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不幸的是,使用溴隐亭、阿朴吗啡和罗匹尼罗等药物疗法只能暂时缓解疾病症状,并且经常与失眠、焦虑、抑郁和烦躁有关。因此,需要一种不仅能阻止神经变性,而且副作用很少或没有副作用的替代疗法。自过去十年以来,植物化学物质的开发及其在替代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这是因为植物是一种廉价、不可或缺且取之不尽的活性化合物资源,有益于对抗各种疾病。本研究通过文献调查筛选出40种抗PD活性植物化学物质。使用 AutoDock 将这些配体与多巴胺受体 D3 对接,AutoDocVina。将结合能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针对 PD 的药物的对接结果进行了比较。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化合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毒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甘草次酸和白藜芦醇苷是具有高结合能的有效化合物,应被视为潜在的PD药物开发的先导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