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疗法可减轻持续性炎症疼痛:白细胞介素 10 和抗氧化酶的作用。
摘要来源:神经科学。 2016 年 3 月 18 日;324:485-495。 Epub 2016 年 3 月 18 日。PMID:27001179
摘要作者:D F Martins、B L Turnes、F J Cidral-Filho、F Bobinski、R F Rosas、LG Danielski、F Petronilho、A R S Santos
文章隶属关系:D F Martins
摘要: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光二极管疗法 (LEDT) 的使用显着增加治疗伤口愈合、镇痛和炎症过程。然而,关于 LEDT 治疗效果机制的科学数据仍然不足。因此,本研究探讨了LEDT在慢性炎症模型中的镇痛、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实验程序: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的小鼠经历行为,即机械和热痛觉过敏;测定细胞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 β (IL-1β)、IL-10)、氧化应激标记物(蛋白质羰基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 (TBARS))和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此外,小鼠还接受纳洛酮或岩藻多糖预处理,并评估机械痛觉过敏。
结果:LEDT 抑制机械和热痛觉过敏。由CFA注射诱导。 LEDT不会减轻足部水肿,也不影响TNF-α和IL1-β的水平;尽管它增加了IL-10的水平。 LEDT 显着阻止 CFA 注射后急性期和慢性期 TBARS 的增加;而蛋白质羰基水平我们仅在急性期才减少。 LEDT 诱导 SOD 和 CAT 活性增加,在急性疾病中可观察到影响,但在慢性疾病中则观察不到。最后,预先给予纳洛酮或岩藻多糖可阻止 LEDT 镇痛效果。
结论:这些数据有助于理解LEDT 治疗效果所涉及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并为其用于治疗炎症性疼痛病症提供了额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