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素在扑热息痛诱导的肝毒性大鼠模型中的抗氧化和保护作用。
摘要来源:Eur J Drug Metab Pharmacokinet。 2017 年 3 月 2 日。Epub 2017 年 3 月 2 日。PMID:28255865
摘要作者:Aleksandar Rašković、Slobodan Gigov、Ivan Čapo、Milica Paut Kusturica、Boris Milijašević、Sunčica Kojić-Damjanov、Nikola Martić
文章隶属关系:Aleksandar Rašković 摘要:
背景和目标:已知芹菜素具有多种药理特性,且不会引起显着毒性;然而,芹菜素的保肝作用却鲜有报道。我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状态的改变是否有利于证明芹菜素对抗扑热息痛引起的肝毒性的功效。
方法:通过测定肝匀浆中的生化参数、组织学评估和氧化状态来检查芹菜素对扑热息痛诱导的大鼠肝毒性的影响。
结果:用芹菜素和扑热息痛治疗动物可减弱肝毒性参数,尤其是 ALT 和 ALP 活性,与用盐水治疗的动物组相比显着降低和扑热息痛。显着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也揭示了中毒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毒性,而在用对乙酰氨基酚和芹菜素一起治疗的组中没有观察到这种变化。芹菜素还可以防止扑热息痛引起的丙二醛 (MDA) 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中毒剂量的扑热息痛后肝脏匀浆中的 CAT(过氧化氢酶)和 GR(谷胱甘肽还原酶)酶的活性均显着增加。控制组。芹菜素使这些参数逆转至接近对照组的值。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芹菜素抑制水平脂质过氧化反应,并显着增强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大鼠肝毒性中的酶抗氧化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