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苷通过 APAP-Cys 和 JNK 调节改善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毒性。
摘要来源:Biomed Pharmacother。 2019 年 6 月 15 日;117:109097。 Epub 2019 年 6 月 15 日。PMID:31212128
摘要作者:Apu Chowdhury、陆继红、张如猛、Jahan Nabila、高航、万志康、Isaac Adelusi Temitope、殷晓星、孙颖
文章所属单位:Apu Chowdhury
摘要:过量服用最常用的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 (APAP) 是导致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谷胱甘肽会被 APAP 反应中间体 N-乙酰基-对苯醌-亚胺 (NAPQI) 耗尽。这会导致磷酸化 c-Jun N 末端激酶 (p-JNK) 升高,进一步激活活性氧(ROS),引发炎症反应,最终导致严重的肝损伤。本研究旨在探讨芒果苷 (MAN)(一种天然存在的氧杂蒽酮和抗氧化剂)对 APAP 诱导的肝毒性的保护作用。在 APAP 攻击前 1 小时,用或不用 MAN 对 C57BL/6 小鼠进行预处理。 MAN以12.5-50mg/kg的剂量与APAP以400mg/kg的剂量一起施用。根据 ALT/AST 比值,25mg/kg MAN 是进一步实验的最有效剂量。在 APAP+MAN (25mg/kg) 治疗的小鼠中,在 6、12 和 24 小时时观察到血清 ALT 和 AST 消耗。早期(APAP 治疗后 1 小时)因 APAP 过量导致的 GSH 消耗可通过 MAN 治疗恢复,从而减少 APAP-Cys 加合物的形成并促进保护。在 MAN 治疗的小鼠中观察到 p-JNK 下调和 AMPK 激活,这可以从机制上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 MAN 上调肝脏 GSH和 SOD 并减少脂质过氧化。 HO-1 蛋白和 p47 phoxmRNA 表达表明 MAN 调节氧化应激以及 JNK 失活。 MAN治疗后炎症反应基因TNF-α、IL-6、MCP-1、CXCL-1和CXCL-2的表达达到基础水平。 IL-1β mRNA、蛋白和血清水平降低,NF-κB 表达与 MAN 处理的 APAP 小鼠相似。 MAN 后处理(APAP 处理后 1 小时)也保护小鼠免受肝毒性。总之,MAN通过改善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和APAP-Cys加合物的形成以及JNK介导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对APAP诱导的肝毒性发挥保护和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