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摘要标题:
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损伤机制及其对治疗干预的影响。
摘要来源:Redox Biol。 2018 年 7 月;17:274-283。 Epub 2018 年 4 月 22 日。PMID:29753208
摘要作者:严明珠、霍亚珍、尹书涛、胡洪波
文章所属单位:严明珠
摘要:对乙酰氨基酚(APAP)过量是许多发达国家药物引起的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线粒体氧化应激被认为是 APAP 诱导的肝损伤中主要的细胞事件。因此,N-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已知的活性氧(ROS)清除剂,被推荐作为针对 APAP 引起的急性肝损伤的有效临床解毒剂。ry (AILI) 在早期阶段给予;然而,狭窄的治疗窗限制了其使用。因此,显然需要开发能够对 AILI 提供广泛保护作用的新型治疗方法。为此,有必要更好地了解APAP肝毒性的机制。迄今为止,除了线粒体氧化应激外,许多其他细胞过程,包括I相/II相代谢、内质网应激、自噬、无菌炎症、微循环功能障碍和肝再生等,已被确定参与了线粒体的发病机制。 AILI,为开发更有效的针对 APAP 引起的肝损伤的治疗干预措施提供了新的目标。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 APAP 肝毒性中涉及的细胞内和细胞外事件,并重点讨论了针对这些不同细胞事件的可能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