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口服尼古丁对大鼠膀胱增殖和致癌作用的影响。

摘要来源:

毒理学。 2018 年 4 月 1 日;398-399:31-40。 Epub 2018 年 3 月 6 日。PMID:29501575

摘要作者:

Shugo Suzuki、Samuel M Cohen、Lora L Arnold、Hiroyuki Kato、Satoshi Fuji、Karen L Pennington、Yuko Nagayasu、Aya Naiki-Ito、Yoriko Yamashita、Satoru Takahashi

文章归属:

铃木修吾

摘要:

吸烟是人类癌症(包括膀胱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小鼠吸入香烟烟雾以及大鼠和小鼠口服尼古丁会增加尿路上皮细胞的增殖。尼古丁是烟雾的主要成分,可在体外诱导多种细胞类型的细胞增殖。在本研究中,尼古丁对N-丁基-N-(4-羟丁基)亚硝基诱导的F344大鼠膀胱癌的增强作用胺(BBN)进行了检查。 BBN 治疗 4 周后,在饮用水中施用尼古丁 32 周,尿路上皮癌的发病率和数量显着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尼古丁显着增加非肿瘤性膀胱尿路上皮病变中的 Ki67 和 pSTAT3 标记指数以及烟碱乙酰胆碱受体 α 7 (nAChRα7) 的表达,但细胞凋亡的 TUNEL 检测显示没有增加。在一项为期 4 周的研究中,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抑制剂在单一细胞毒性剂量的尼古丁 (40ppm) 下减少了尼古丁诱导的尿路上皮单纯性增生以及膀胱和肾盂中的 Ki67 标记指数。通过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尿路上皮细胞毒性和再生增殖。在体外,低于毫摩尔浓度的尼古丁对大鼠或人永生化尿路上皮细胞(不表达尼古丁受体)没有细胞毒性,对人 RT4、T24 或 UMUC3 尿路上皮癌细胞(exp尼古丁受体)。然而,在微摩尔浓度下,尼古丁略微但具有统计学意义地增加了人尿路上皮癌细胞的细胞增殖。这些数据表明尼古丁通过诱导细胞毒性和再生增殖来增强膀胱癌的发生。直接有丝分裂发生(涉及 nAChR 和 STAT3 信号传导以及尼古丁受体)的可能作用需要在非细胞毒性剂量的尼古丁下进行进一步研究。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