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 类激光治疗干预的案例研究。
摘要来源:Clin J Pain。 2013 年 10 月;29(10):e6-9。 PMID:24384987
摘要作者:Daniel J Knapp
文章隶属关系:Daniel J Knapp
摘要:目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HN) 是一种神经性后遗症,8% 至 27% 的既往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的个体会出现逆行性脱髓鞘、神经毒性活性氧水平和小胶质细胞促炎细胞因子激活。疼痛管理策略已有详细记录,但并不总是有效。激光疗法已在神经损伤相关的疼痛疾病中显示出效用,并被认为是一种潜在有效的干预措施。
设计:病例报告.
方法:4 类治疗性激光治疗采用双波长 GaAlAs (810 nm)、GaAl (980 nm) 激光,2 至 4 W, 50% 占空比、10 Hz 脉冲活动阶段、2.5 cm 直径孔径、皮肤接触扫描技术、10 分钟治疗、总能量 600 至 1200 J、每次会话平均能量密度 3.5 至 7.1 J/cm、功率密度从8 次治疗为 0.41 至 0.82 W/cm。结果测量包括神经病疼痛量表问卷作为主要结果测量,数字疼痛量表和触敏总面积作为次要结果测量。
结果:作者报告了一例持续 15 年的 PHN 对先前干预产生抵抗的病例。 8 周内每周激光治疗导致数字疼痛量表评分从 8 降低到 0,神经病变疼痛量表问卷总分从 39 降低到 4,疼痛超过 60 厘米。上躯干和后臂的表面积完全消失,并在 14 个月的随访中继续消失。
讨论:理论上,在这种情况下,激光治疗会引起皮肤表面及其以下发生的组织变化,从而改变 PHN 患者中发生的炎症和兴奋性外周机制。外周伤害感受器放电必须恢复到正常阈值才能解决这种慢性神经性疼痛并抑制可能的中枢敏化成分。抗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一氧化氮、三磷酸腺苷 (ATP) 以及医学文献中提到的激光治疗刺激的其他机制可能是该患者出现良好反应的关键。在 PHN 患者群体中进行类似剂量的 4 类激光治疗的对照临床试验将有助于确定这是否是 PHN 的有效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