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窄带长波长光对树鼩晶状体诱发性近视和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影响。
摘要来源:实验眼研究。 2023 年 9 月;234:109593。 Epub 2023 年 7 月 22 日。PMID:37482282
摘要作者:佘志辉、Alexander H Ward、Timothy J Gawne
文章所属单位:佘志辉
摘要:这里我们检查环境红光对树鼩晶状体引起的近视和扩散器引起的近视的影响,树鼩是与灵长类动物密切相关的小型日间哺乳动物。从 24 天的视觉体验 (DVE) 开始,十七只树鼩在红光(624 ± 10 或 634 ± 10 nm,527-749 人类勒克斯)下饲养 12-14 天,佩戴 -5D 镜片 (RL-5D) ,n = 5)或扩散器(RLFD,n = 5)单眼或无视觉限制(RL-Control,n = 7)。将屈光不正和眼睛尺寸与广谱白光下饲养的树鼩的屈光不正和眼睛尺寸进行比较(WL-5D,n = 5;WLFD,n = 10;WL 对照,n = 7)。实验结束时,RL-5D 树鼩在经过晶状体处理的眼睛中产生的近视程度低于 WL-5D 树鼩(-1.1 ± 0.9D 与 -3.8 ± 0.3D,p = 0.007)。 RLFD 树鼩经扩散器处理的眼睛接近正视(-0.3 ± 0.6D,而 WLFD 组为-5.4 ± 0.7D)。对照动物中红光诱发的远视(RL-与 WL-Control,+3.0 ± 0.7 与 +1.0 ± 0.2D,p = 0.02)、RL-5D 动物的无镜片眼睛和无扩散器的眼睛RLFD 动物的眼睛(分别为 +2.5 ± 0.5D 和 +2.3 ± 0.3D)。屈光变化与玻璃体腔深度的变化一致。在红光下产生的晶状体引起的近视表明,非彩色提示可以在不太准确的程度上发出散焦信号,尽管它可以也可能是散焦模糊造成的“形式剥夺"的结果。与之前对恒河猴的研究一样,红光促进远视的能力似乎与其延缓晶状体引起的近视和形觉剥夺性近视的能力相关,后者可能与非视觉眼部机制有关。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