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α-亚麻酸和miR-146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影响。
摘要来源:J Nanosci Nanotechnol。 2021 年 2 月 1 日;21(2):1365-1371。 PMID:33183485
摘要作者:李丽、钟明江、左启宇、马文学、蒋志高、肖俊辉、Aanchal Mathur、Mussie Gide
文章所属单位:李丽
摘要:微小 RNA-146 (miR-146) 参与介导体内许多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和炎症反应。它与多种全身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2型糖尿病。近年来,微小RNA(miRNA)和纳米技术已成为心血管病理学的研究热点。宿主miRNA之间的密切关系已逐渐被科学家发现,这可能为治疗提供新的方向以及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同时,最近的研究还发现,纳米亚麻酸及其代谢物可以抑制TNF-、IL-17等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同时,它们还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探讨miR-146和纳米亚麻酸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研究以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为基础,建立VMC小鼠模型。采用不同剂量的纳米亚麻酸进行干预,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氯化钠缓冲液,比较心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变化,评价其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本研究提示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血清中miR-146浓度升高,且与血清IL-17和TNF浓度呈正相关。这表明 miR-146循环中的miR-146可能通过IL-17和TNF-α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为miR-146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但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本实验研究表明,纳米亚麻酸显着提高CVB3感染小鼠的存活率,减少心肌损伤。并且随着纳米亚麻酸用量的增加,效果越显着,呈现显着的量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