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与三七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脂组学和氨基酸谱的调节。
摘要来源:植物医学。 2020 年 2 月;67:153162。 Epub 2019 年 12 月 26 日。PMID:31955134
摘要作者:陶慧娟、杨新宇、王文晓、岳世军、蒲宗金、黄玉溪、史旭勤、陈嘉谦、周桂生、陈艳艳、赵明、唐玉萍、金-段敖
文章来源:陶慧娟
摘要:背景:丹参、三七对(DQ)在中医中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已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其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保护机制仍不清楚。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血清脂质组学和氨基酸(AAs)的角度探讨DQ对心肌缺血的保护机制。
方法:给大鼠口服低剂量 DQ(L-DQ,0.24 g/kg)和高剂量 DQ(H-DQ,0.96 g/kg) /kg)两周,连续两天(第13天和第14天)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65mg/kg)以诱导急性心肌缺血(AMI)。检查心脏组织病理学和血清生化指标。通过脂质组学方法对特定改变的血清脂质代谢物进行分析,同时使用 UHPLC-TQ-MS/MS 分析血清 AA 谱。
结果: AMI 大鼠的心脏标志酶(CK、CK-MB、LDH 和 cTn-I)显着上调,其中一些在 L-和 H-DQ 组中显着降至正常水平。血清 TC、TG、HDL、LD使用 L-和 H-DQ 治疗的 AMI 大鼠中,L、VLDL 和 FFA 得到改善。此外,基于脂质组学的PCA显示L-和H-DQ组的血清脂质代谢比模型组更接近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H-DQ预处理显着降低SM(d34:1)和CE(20:4),增加FA(20:5)、PC(26:1)、TG(56:9)、TG( 54:7)、MG (17:0)、Cer (d32:0) 和 Cer (d34:0),而 L-DQ 显着减轻了 CE (20:4)、FA (20:5)、 MG (17:0) 和 SM (d34: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谷氨酸显着升高,色氨酸显着降低。有趣的是,H-DQ 可以显着降低 AMI 后谷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和 BCAA(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总和)的水平,而 L-DQ 对上述改变的 AA 没有显着影响。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H-DQ 可通过激活 BCKDHA 促进 AMI 大鼠心肌 BCAA 分解代谢,而通过抑制 BCKDHK 促进 AMI 大鼠心肌 BCAA 分解代谢。
结论:这项研究提供了 DQ 对 AMI 损伤的治疗作用的证据,部分是通过共同调节脂质和 AA 代谢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