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 C、白藜芦醇和硫辛酸对离体大鼠肝线粒体的作用:都是抗氧化剂,但有所不同。
摘要来源:Redox Rep. 2010;15(5):207- 16. PMID:21062536
摘要作者:M Pilar Valdecantos、Patricia Pérez-Matute、Pablo Quintero、J Alfredo Martínez
文章所属单位:潘普洛纳纳瓦拉大学营养、食品科学、生理学和毒理学系西班牙纳瓦拉。
摘要:调节线粒体抗氧化状态是治疗或预防肥胖等几种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一个营养问题。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三种抗氧化剂对肝线粒体功能和抗氧化状态的影响。将分离的大鼠肝线粒体与维生素 C、白藜芦醇和硫辛酸一起孵育。抗氧化活性测量了活性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ROS 生成和呼吸参数(RCR、P/O 比和呼吸状态)。维生素 C 通过减少 ROS 生成 (P<0.0001)、刺激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197.60± 35.99%; P<0.001) 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15.70± 5.76%; P<0.05) 的活性来影响线粒体功能。通过改变电子传递链的活性,主要是通过降低 P/O 比(P<0.05)。白藜芦醇诱导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着增加(160±11.78%;P<0.0001),并减少ROS生成(P<0.05至P<0.0001)。相比之下,硫辛酸抑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16.48±3.27%;P<0.05)并诱导电子传递链解偶联(P<0.01)。此外,这种抗氧化剂导致 P/O 比大幅下降(P<0.05 至 P<0.0001)。总之,我们的结果表明三种测试的抗氧化剂对线粒体功能产生直接影响,尽管这些作用的幅度和强度显着不同,这在作为抗氧化剂施用时可能会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