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红蜂胶调节炎症过程中中性粒细胞迁移的主要作用途径。
摘要来源:植物医学。 2016 年 12 月 1 日;23(13):1583-1590。 Epub 2016 年 9 月 28 日。PMID:27823622
摘要作者:Bruno Bueno-Silva、Marcelo Franchin、Claudiney de Freitas Alves、Carina Denny、David Fernando Colón、Thiago Mattar Cunha、Severino Matias Alencar、Marcelo Henrique Napimoga、Pedro Luiz Rosalen p>文章归属:
Bruno Bueno-Silva
摘要:背景:巴西蜂胶广泛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疾病,包括由炎症引起的疾病。最近描述了巴西红蜂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特性,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得到研究。
目的:阐明巴西红蜂胶在炎症过程中调节中性粒细胞迁移的主要作用途径。
方法:研究蜂胶乙醇提取物 (EEP) 的活性,包括中性粒细胞迁移到腹膜腔、活体显微镜检查(白细胞的滚动和粘附)、细胞因子 TNF-α、IL-1β 和趋化因子的定量CXCL1/KC、CXCL2/MIP-2、CXCL2/MIP-2 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性、钙内流和中性粒细胞上的 CXCR2 表达。
结果:< /span>10mg/kg EEP 可阻止中性粒细胞迁移至腹膜腔 (p < 0.05),减少白细胞在肠系膜微循环上的滚动和粘附 (p < 0.05),并抑制 TNF-α、IL-1β、CXCL1 的释放/KC 和 CXCL2/MIP-2 (p < 0.05)。 0.01、0.1 和 1μg/ml 的 EEP 降低了 CXCL2/MIP-2 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性 (p < 0.05),但没有影响ect 细胞活力 (p > 0.05)。1μg/ml 的 EEP 减少了 CXCL2/MIP-2 诱导的钙内流 (p<0.05)。另一方面,测试的 EEP 浓度均未改变中性粒细胞的 CXCR2 表达 (p>0.05)。
结论:巴西红蜂胶似乎是一种有前途的抗炎天然产品,其机制似乎是通过减少白细胞滚动和粘附; TNF-α、IL-1β、CXCL1/KC 和 CXCL2/MIP-2 释放; CXCL2/MIP-2诱导的趋化性和钙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