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异黄素介导的糖胺聚糖合成抑制作用,可纠正粘多糖贮积症患者细胞内的储存,通过影响表皮生长因子依赖性途径发挥作用。
摘要来源:J微生物生物技术。 2010 年 5 月;20(5):942-5。 PMID:19272193
摘要作者:Joanna Jakóbkiewicz-Banecka、Ewa Piotrowska、Magdalena Narajczyk、 Sylwia Barańska、Grzegorz Wegrzyn
摘要:背景:粘多糖病 (MPS) 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紊乱,由导致参与糖胺聚糖 (GAG) 降解的酶之一功能障碍的突变引起。由于降解受损,GAG 在患者细胞中积聚,导致组织和器官功能障碍。底物减少疗法是这些疾病的潜在治疗方法之一。先前已证明金雀异黄酮 (4, 5, 7-三羟基异黄酮)可抑制 MPS 患者成纤维细胞培养物中 GAG 的合成并降低其水平。最近的试点临床研究表明,这种疗法可能对 MPS III(Sanfilippo 综合征)有效。方法:为了了解金雀异黄素介导的抑制 GAG 合成的分子机制的细节,通过测量标记硫酸盐的掺入来研究该过程的效率,使用电子显微镜技术估计溶酶体中 GAG 的储存,以及磷酸化的效率通过使用基于 ELISA 的荧光底物测定法测定表皮生长因子 (EGF) 受体的含量。结果:在过量的 EGF 存在下,金雀异黄素对各种 MPS 类型患者的成纤维细胞中 GAG 合成和积累的抑制作用被消除,并且通过增加金雀异黄酮浓度而部分逆转。当使用过量的 17β-雌二醇代替时,没有观察到这种影响。d EGF。此外,在野生型和MPS成纤维细胞中,金雀异黄素存在时,EGF介导的EGF受体磷酸化刺激受到损害。结论:本报告结果表明金雀异黄素介导的GAG合成抑制机制是通过表皮生长因子(EGF)依赖性途径发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