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甙元通过 AMPK-PPARγ 途径诱导活化的 HSC 静止,从而改善小鼠肝纤维化。
摘要来源:Eur J Pharmacol。 2024 年 7 月 5 日;974:176629。 Epub 2024 年 4 月 26 日。PMID:38679116
摘要作者:吕孟佳、陈十一、单孟文、斯元、黄成刚、陈静、龚丽坤
文章来源:吕孟佳
摘要:牛蒡甙元(ATG)是一种传统中草药,是从牛蒡(Arctium lappa L,菊科)。 ATG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首先发现ATG可以改善CCl诱导的肝损伤,具体表现为降低血浆ALT和AST水平、肝脏系数和气球样病理评分。此外,它还可以减少Masson、天狼星红和α-SMA染色的阳性区域,抑制纤维化相关基因(Col1a1、Col3a1、Acta2)的表达,降低羟脯氨酸含量,表明ATG治疗有利于减轻CCl诱导的肝纤维化。在体外,我们观察到 ATG 可以抑制 LX2 细胞中 TGF-β1 刺激的胶原蛋白生成。通过对SymMap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以及体外验证实验,ATG被证明是一种间接的PPARγ激动剂,其对胶原蛋白生成的作用依赖于PPARγ。随后,我们证实 ATG 激活 AMPK 是其影响 PPARγ 和胶原蛋白生成的因素。最后,测定了ATG处理后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的转化,其中ATG处理可以使活化的LX2细胞恢复静止状态,因为静止标记和脂滴升高。我们的工作凸显了 ATG 在治疗中的潜力阐明ATG可激活AMPK/PPARγ通路,使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恢复静止状态,从而改善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