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富含苯酚的杜松提取物的抗氧化和保肝潜力。叶。

摘要来源:

Pharmacogn Mag。 2017年1月-3月;13(49):108-113。 PMID:28216892

摘要作者:

Akash Ved、Amresh Gupta、Ajay Kumar Singh Rawat

文章隶属关系:

Akash Ved

摘要:

背景:杜松。是印度传统医学体系中的重要植物,被许多国家的不同部落广泛使用。

目标:在本研究调查了杜松叶的抗氧化、细胞毒性和保肝活性。

材料和方法:依次提取白花叶乙醇提取物(70% v/v)使用己烷和乙酸乙酯来制备各种级分。总酚含量通过 Folin-Ciocalteaus 法测定。通过 2,2-二苯基-1-三硝基苯肼 (DPPH) 自由基清除活性和 Fe(2+) 螯合能力检测了红花叶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通过 HepG2 细胞的细胞活力测定检查细胞毒性活性。在 Wistar 白化大鼠中评估了乙酸乙酯组分 (EAF) 对 PCM-扑热息痛引起的肝损伤的保肝活性。

结果: EAF 中总酚含量最高为 315.33 mg/GAE/g。与标准 BHT (IC50 = 138 μg/ml) 相比,EAF 具有显着的清除活性 (IC50 = 177μg/ml),而 EAF 显示出良好的 Fe(2+) 螯合能力与标准乙二胺四乙酸 (7.7 mg/mL) 相比,IC50 值为 261 mg/ML。结果发现,与肝毒性组相比,EAF治疗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显着降低。

结论:白花叶的 EAF 具有有效的抗氧化和保肝作用,且没有任何细胞毒性,也可用于营养保健品中,对人类或动物健康具有显着益处.

摘要:富含苯酚的组分 (PRF) 和杜松叶的其他组分/提取物进行了抗氧化剂筛选,细胞毒性和保肝活性。用乙酸乙酯组分(EAF)处理时,发现具有显着的抗氧化和保肝活性,但没有任何细胞毒性。阿布使用的修订:HepG2:肝细胞癌,BHT:丁基羟基甲苯,PCM:扑热息痛,IC50:半数最大抑制浓度,RSA:自由基清除活性,WST:水溶性四唑。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