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IIA通过作用于肝硬化大鼠内源性干细胞发挥治疗作用。
摘要来源:Biomed Pharmacother。 2020 年 12 月;132:110815。 Epub 2020 年 10 月 28 日。PMID:33113421
摘要作者:杨宁宁、陈浩源、高阳、张思佳、林秋池、季学春、李宁、徐婉莹、刘英、金世柱
文章所属单位:< p>杨宁宁摘要:背景和目的:肝硬化(LC)是肝硬化进展和发展的主要途径慢性肝病,是肝病的晚期阶段。它是继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丹参酮 IIA (Tan) 是丹参 (S. miltiorriza) 的提取物,已被证明可以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而且其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也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探讨 Tan 是否通过促进内源性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在 LC 中发挥治疗作用。
材料和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含有 50% 四氯化碳 (CCL) 的橄榄油溶液和饮用水中的 10% 酒精来建立 LC 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连续注射生理盐水或低、中、高剂量(10、20或40mg/kg)Tan,连续7天。通过蛋白质印迹、血清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染色观察Tan对LC的保护作用。福尔特并采用5-溴-2-脱氧尿苷(BrdU)与肝细胞标志物白蛋白、CK-18或肝干细胞标志物EPCAM、OV-6免疫荧光双标记评价内源性肝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情况。
结果:通过观察转氨酶水平和苏木精-伊红(HE)和CCL 处理和健康大鼠肝切片的 Masson 染色。 Tan治疗后肝组织石蜡切片HE和Masson染色显示Tan治疗显着改善了肝脏的组织学损伤。血清学测试显示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和终末期肝病(MELD)模型较低。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新增殖的细胞与 ALB、OV-6、EPCAM 和 CK-18 共定位,表明这些标记物的新表达发生在谭注射。所有结果均以中剂量治疗组最为显着。
结论:Tan 联合 CCL 可以减轻 CCL 引起的肝损伤。大鼠体内酒精通过促进内源性肝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LC发挥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