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蜂蜜中酚类化合物抗白血病作用的分子机制综述。
摘要来源:Int J Mol Sci。 2012;13(11):15054-73。 Epub 2012 年 11 月 15 日。PMID:23203111
摘要作者:Murtala B Abubakar、Wan Zaidah Abdullah、Siti Amrah Sulaiman、Ang Boon Suen
文章所属单位: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 16150 Kubang Kerian, 吉兰丹, 马来西亚. [电子邮件受保护]。
摘要:血液恶性肿瘤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 2008 年 GLOBOCAN 系列报告,癌症约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 9%。迄今为止,传统的癌症治疗和手术方法还无法治愈癌症。遏制全球癌症(包括血液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上升。过去十年,人们对酚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产生了巨大的研究兴趣,其中包括抗癌、抗氧化和抗炎等。许多抗癌剂通过细胞周期停滞、诱导细胞凋亡和分化、以及通过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或这些机制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来对抗癌症。据报道,来自不同来源的各种酚类化合物通过其中一种机制发挥作用,成为有前途的抗癌剂。蜂蜜作为人类食用的药用和营养用途有着悠久的历史,含有多种酚类化合物,如黄酮类、酚酸、香豆素和单宁。本文综述了多种酚类化合物抗白血病活性对细胞周期、细胞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的分子机制。增殖和细胞凋亡,并主张应进行更多研究来确定蜂蜜在白血病化学预防和化疗中的潜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