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含糖汽水摄入量和蛋白尿:1999-2004 年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结果。

摘要来源:

PLoS One。 2008;3(10):e3431。 Epub 2008 年 10 月 17 日。PMID:18927611

摘要作者:

David A Shoham、Ramon Durazo-Arvizu、Holly Kramer、Amy Luke、Suma Vupputuri、Abhijit Kshirsagar、Richard S Cooper

文章隶属关系:

美国伊利诺伊州梅伍德芝加哥洛约拉大学斯特里奇医学院预防医学和流行病学系。 [电子邮件受保护]

摘要:

背景:广泛采用高果糖玉米糖浆后,终末期肾病发病率上升在美国饮食中,支持果糖损害肾脏的猜测。加糖苏打水是主要的苏打水果糖的rce。因此,我们假设含糖汽水的摄入与蛋白尿有关,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敏感标志物。方法/主要发现:设计是横断面分析。数据取自 1999-2004 年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 (NHANES)。背景是具有代表性的美国人口样本。参与者包括 20 岁及以上、无糖尿病史的成年人 (n = 12,601);排除缺失的结果和协变量信息 (n = 3,243) 后,分析数据集由 9,358 名受试者组成。暴露是指根据 24 小时饮食回忆,饮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含糖软饮料。主要结果指标是白蛋白尿,定义为白蛋白与肌酐比率临界点>17 mg/g(男性)和>25 mg/g(女性)。针对混杂因素(无糖汽水、年龄、种族、性别、贫困)进行逻辑回归调整。年龄、种族、性别和超重肥胖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过。进一步分析调整了潜在的调节因素:能量摄入、基础代谢率、肥胖、高血压、血脂、血清尿酸、吸烟、能量消耗和糖化血红蛋白。采用了替代的苏打水摄入量定义和可乐消耗量。结果:加权蛋白尿患病率为 11%,其中 17% 每天饮用 2 杯以上含糖软饮料。含糖汽水的混杂因​​素调整优势比为 1.40(95% 置信区间:1.13、1.74)。相关性因性别(p = 0.008)和超重肥胖(p = 0.014)而改变。在女性中,OR 为 1.86(95% CI:1.37,2.53);男性之间的 OR 不显着。在体重低于 25 kg/m(2) 的组中,OR = 2.15(95% 置信区间:1.42、3.25)。对潜在介质的调整以及蛋白尿和苏打水消耗的替代定义的使用并没有明显改变结果。无糖汽水与蛋白尿无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含糖汽水的摄入可能与尽管适量饮用 1 杯或更少的苏打水似乎并无害处,但对肾脏有损害。需要进行更多研究来评估 HFCS 本身、糖的总体过量摄入或未测量的生活方式和混杂因素是否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研究类型 : 人类研究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