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钠诱导 Wistar 肝肾代谢特征和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大鼠。
摘要来源:营养素。 2021 年 5 月 30 日;13(6)。 Epub 2021 年 5 月 30 日。PMID:34070818
摘要作者:Kanokwan Nahok、Jutarop Phetcharaburanin、Jia V Li、Atit Silsirivanit、Raynoo Thanan、Piyanard Boonnate、Jarus Joonhuathon、Amod Sharma、Sirirat Anutrakulchai、Carlo Selmi、Ubon Chaon
文章隶属关系:Kanokwan Nahok
摘要:短期和长期食用谷氨酸钠 (MSG) 会增加尿液 pH 值,但会影响肝脏、肾脏和肝脏的代谢途径肠道微生物群仍然未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研究了分配给接受治疗的成年雄性 Wistar 大鼠。饮用含有或不含 1 g% MSG 的水,持续 2 周(= 10,每次)。我们对空肠、肝脏和肾脏进行了基于核磁共振 (NMR) 光谱的代谢组学研究,同时收集粪便样本进行细菌 DNA 提取,以使用 16S rRNA 基因测序研究肠道微生物群。我们观察到,与对照组相比,味精治疗大鼠的肝脏中葡萄糖、吡哆醇、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犬尿酸盐和烟酰胺水平发生了显着变化。在肾脏代谢物中,味精处理后三甲胺 (TMA) 水平升高,吡哆醇水平降低。 16S rRNA 基因测序显示,经味精处理的大鼠体内厚壁菌门(与 TMA 代谢相关的肠道细菌)数量增加,但种类减少。我们的数据支持味精消耗对肝脏和肾脏代谢的影响。根据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我们推测TMA及其代谢物如氧化三甲胺(TMAO)可能它们是味精对肾脏健康影响的中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