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鼠李素通过 RIG-I/JNK 通路抑制干扰素介导的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炎症放大。
摘要来源:安翻译医学。 2021 年 8 月;9(16):1327。 PMID:34532464
摘要作者:李婧、徐一凡、林志伟、关丽丽、陈淑琪、周露倩
文章所属单位:婧李
摘要:背景:干扰素(IFN)通过形成旁分泌信号反馈回路来放大流感病毒介导的炎症反应,这被认为是过度炎症损伤的重要原因。异鼠李素具有广泛的有益药理学特性,包括抗炎和抗病毒作用。这异鼠李素对流感病毒介导的炎症的调节作用和机制尚未见报道。
方法:我们预处理A549细胞用IFN-β(50 ng/mL)处理4小时,然后感染IAV(H1N1),以模拟IFN-β的旁分泌作用引起的炎症放大效应。通过在 A549 细胞中进行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蛋白质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评估异鼠李素对 IAV (H1N1) 介导的干扰素扩增炎症的抗炎活性.
结果:与病毒感染组相比, IFN-β预处理病毒感染组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上调,异鼠李素通过视黄酸诱导的基因I(RIG-I)/c-Jun N末端激酶(JNK)信号显着抑制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阿灵途径。分子对接研究进一步证实异鼠李素可以与 JNK 相互作用。
结论:我们的工作首次证明了抗-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异鼠李素的炎症活性及机制。异鼠李素主要通过 RIG-I/JNK 途径显着改善 IAV (H1N1) 感染介导的过度炎症反应。此外,异鼠李素对 H1N1 流感病毒表现出明显的抗病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