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叶提取物对 6-丙基硫氧嘧啶诱导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的多酚类植物化学分析和甲状腺刺激活性。
摘要来源:J Ethnopharmacol。 2023 年 9 月 15 日;313:116479。 Epub 2023 年 4 月 14 日。PMID:37062529
摘要作者:Anand Kar、Durgesh Mahar、Sagarika Biswas、Debolina Chakraborty、Thomas Efferth、Sunanda Panda
文章隶属关系:Anand Kar
摘要:民族药理学相关性:桑科植物 Ficus religiosa (L.) 已广泛用于阿育吠陀和尤纳尼医学。传统上,这种植物以治疗便秘、肝脏疾病和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而闻名。
研究目的: 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研究榕树叶 (FL) 提取物改善大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作用,并确定测试提取物中可能导致甲状腺改变活性的主要生物活性化合物。此外,通过分子对接分析了甲状腺调节主要 FL 成分的可能机制。
材料和方法:使用成年雌性Wistar大鼠。进行 LC-ESI-MS/MS 来鉴定提取物中存在的化合物。还对 FL 提取物进行了 HPLC 分析。使用 3 剂 FL 提取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在 50、100 和 200 mg/kg 中,100 mg/kg 似乎是最有效的一种,因为它可以增加甲状腺激素并降低 TSH 水平。在最后的实验中,丙基硫氧嘧啶 (PTU) 诱导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每天口服 FL 提取物(100 mg/kg)或 L-甲状腺素(100 μg/kg,腹腔注射),连续 28 天。第29天,所有大鼠均处死小鼠并检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甲状腺素(T)、促甲状腺素(TS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肝5脱碘酶-1(5D1)的血清水平通过 ELISA 进行估计。肝脏标志酶(丙氨酸转氨酶,ALT 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评估肝组织中的肝脂质过氧化(LPO)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GSH)等抗氧化剂的活性。
结果:对叶子提取物进行 LC-MS-MS 分析,鉴定出 11 种化合物包括三种主要化合物:桦木酸(BA)、绿原酸(CGA)和奎宁酸(QA)。虽然 PTU 治疗降低了甲状腺激素和 5D1 活性的水平,但增加了 TSH、ALT、AST、TNF-α、IL-6、TC 和 TG 水平。此外,肝脏LPO显着增加,而i减少n 减少 GSH、SOD、CAT 和 GPx。然而,对 PTU 诱导的动物进行 FL 治疗几乎逆转了这些不利影响,并通过降低 ALT、AST、肝脏 LPO 和增加抗氧化剂水平来改善肝功能。 FL不仅改善了PTU诱导的动物的肝脏组织学,而且还抑制了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6。一项旨在了解甲状腺刺激作用机制的分子对接研究表明,BA、CGA 和 QA 可能通过与甲状腺激素受体 (TRβ1) 和 TSH 受体 (TSHR) 相互作用来增强甲状腺激素。 p>
结论:我们首次报告了榕树的促甲状腺潜力叶提取物。我们推测其参与这一作用的主要生物活性化合物 BA、CGA 和 QA 可能作为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新型甲状腺激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