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褐孔菌提取物通过 PI3K/Akt 和 AMPK/ACC 通路调节小鼠糖脂代谢的作用。
摘要来源:J Ethnopharmacol。 2021 年 6 月 12 日;273:113963。 Epub 2021 年 2 月 26 日。PMID:33640441
摘要作者:张哲、梁希、佟令军、吕友友、易华西、龚丕民、晓英田,崔庆宇,刘同杰,张兰伟
文章归属:张哲
摘要:民族药理学相关性:< span>桦褐孔菌 (Fr.) Pilat 是属于膜毛菌科的蘑菇。它在俄罗斯民间医学中俗称白桦茸,在东欧和亚洲国家已被用作治疗糖尿病的传统药物。然而,它对糖脂代谢紊乱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仍不清楚。
研究目的:I。斜生植物含有丰富的功能成分,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高压水提取法研究斜叶草提取物的成分,并探讨斜叶草提取物的抗2型糖尿病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p>
材料与方法:采用高压水提取法提取斜叶草,并采用专用检测试剂盒检测其主要成分。和仪器分析。 2型糖尿病C57BL/6小鼠采用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STZ注射诱导,每天灌胃不同剂量的斜叶草提取物,连续8周。评估血糖、血脂以及肝脏和胰腺的组织病理学。进一步研究了与肝脏血糖控制相关的潜在机制
结果:经测定,斜叶草提取物主要成分为β-葡聚糖、三萜类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口服 250 mg/kg 和 500 mg/kg I. obliquus 提取物可显着缓解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此外,250 mg/kg 和 500 mg/kg 的 I. obliquus 提取物可增加肝糖原含量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水平,同时降低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C)水平。此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蛋白激酶B(Akt)、p-腺苷单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和p-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而甾醇补充 250 毫克/公斤和500 毫克/千克 I. obliquus 提取物。有趣的是,I. obliquus extract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 250 mg/kg有明显的抗糖尿病作用,500 mg/kg剂量与二甲双胍效果相同。
结论:< /span>我。斜叶提取物可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紊乱。斜花提取物的降血糖和降血脂特性可能是通过调节 PI3K/Akt 和 AMPK/ACC 信号通路发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