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白杨素(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可减轻高氨血症大鼠的组织学变化:一项剂量依赖性研究。

摘要来源:

Biomed Pharmacother。 2016 年 8 月;82:345-54。 Epub 2016 年 5 月 24 日。PMID:27470372

摘要作者:

Mani Renuka、Natesan Vijayakumar、Arumugam Ramakrishnan

文章归属:

Mani Renuka

摘要:

白杨素(5,7-二羟基黄酮)是蜂蜜、蜂胶和许多植物提取物中存在的一些传统草药的主要成分。本研究旨在阐明白杨素在氯化铵(NH4Cl)诱导的高氨血症大鼠模型发病机制中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发挥的作用。每周三次腹膜内(i.p)向大鼠注射NH4Cl(100mg/kg b.w.),连续8周,以诱导实验性高氨血症。高氨血症大鼠口服白杨素,剂量为25、50、100毫克/公斤体重分别。通过对肝、脑和肾组织的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切片进行生化评估和形态病理学研究来评估白杨素对高氨血症的保护作用。补充白杨素可恢复血氨、血浆尿素、尿酸、总胆红素、肌酐、脑谷氨酸、谷氨酰胺、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Na(+)/K(+)-ATP酶活性和肝脏标志物的水平酶。另一方面,与高氨血症大鼠相比,在白杨素处理的大鼠中观察到血浆尿素水平升高。组织学检查显示,白杨素给药导致肝、脑和肾结构扭曲。白杨素在一定剂量(100mg/kg b.w.)下显示出所有生化评估水平的最大下降。生化和形态学研究均清楚地表明,白杨素以剂量反应方式防止氨中毒引起的细胞损伤。内源性抗氧化剂和低血氨效应。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高氨血症,
治疗物质 : 白杨素,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