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下珠对 HIV 体外和离体复制的协同抑制活性。
摘要来源:抗病毒研究。 2004 年 11 月;64(2):93-102。 PMID:15498604
摘要作者:Frank Notka、Georg Meier、Ralf Wagner
文章所属单位:医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卫生学,雷根斯堡大学,Franz-Josef-Strauss Allee 11, 93053 Regensburg, 德国。 [电子邮件受保护]
摘要:先前显示,叶下珠提取的制剂可抑制 RT 抑制剂耐药性HIV 变种与野生型毒株一样有效。这些药物针对艾滋病毒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从而呈现多种抗病毒活性。在这里,我们展示了水/醇提取物可以阻断 HIV-1与HIV-1酶的整合酶、逆转录酶和蛋白酶有不同程度的附着。含有棓单宁的级分和分离的鞣花单宁香叶素和柯里拉京被证明是这些抗病毒活性的最有效的介质。 P. amarus 衍生制剂在 2.65(水/醇提取物)至 0.48 microg/ml(香叶苷)的 50% 抑制浓度下阻断 HIV-1 gp120 与其主要细胞受体 CD4 的相互作用。 HIV-1酶整合酶(0.48-0.16微克/毫升)、逆转录酶(8.17-2.53微克/毫升)和蛋白酶(21.80-6.28微克/毫升)的抑制也很明显。为了证明这些生物活性的体内相关性,将植物材料口服给志愿者,并在血液中证明了有效的抗艾滋病毒活性。终浓度为 5% 的血清可使 HIV 复制减少 30% 以上。这些结果支持这样的结论:P. amarus 不仅对 HIV 具有抑制作用体外也可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