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ine 通过下调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 NF-κB 和 MAPK 通路来阻断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摘要来源:Antiviral Res。 2015 年 11 月;123:27-38。 Epub 2015 年 9 月 5 日。PMID:26348003
摘要作者:陈德言、苏爱荣、付宇轩、王晓辉、吕晓文、徐文涛、徐士杰,王欢如,吴志伟
文章归属:陈德彦
摘要:单纯疱疹病毒 1 型和 2 型(HSV-1 和 -2)在许多人群中高度流行且治疗选择有限。这两种病毒都可以通过维持感觉神经节神经元中的病毒基因组来建立潜伏期。原发性或复发性 HSV 感染可能导致有害结果:HSV-1 感染可能导致角膜失明和脑炎,HSV-2 感染则导致生殖器疱疹。虽然没有有效的疫苗,但阿昔洛韦被广泛用于靶向并抑制病毒 DNA 聚合酶的疗法。尽管阿昔洛韦毒性低,但由于持续使用会产生耐药菌株,主要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在我们努力鉴定新的 HSV 抑制分子的过程中,发现去氢骆驼蓬碱能够有效抑制 HSV 感染。骆驼蓬碱是一种具有吲哚核心结构和吡啶环的β-碳生物碱,广泛分布于植物中。早期研究表明去氢骆驼蓬碱具有抗真菌、抗菌、抗肿瘤、抗疟原虫和抗氧化剂等药理活性。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在体外试验中表明去氢骆驼蓬碱是 HSV-2 感染的有效抑制剂,EC50 值约为 1.47μM,CC50 值约为 337.10μM。 HSV RNA 转录、蛋白质合成和病毒滴度因去氢骆驼蓬碱的存在而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抗HSV活性机制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去氢骆驼蓬碱可阻断HSV诱导的ROS产生和上调细胞因子ne/趋化因子表达,但我们的证据表明,病毒复制的抑制不太可能是通过阻断 ROS 产生来介导的。我们证明去氢骆驼蓬碱显着降低 HSV-2 诱导的 NF-κB 激活,以及 IκB-α 降解和 p65 核转位。我们发现去氢骆驼蓬碱还抑制 HSV-2 介导的 p38 激酶和 c-Jun N 末端激酶( JNK) 磷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