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引发的自身免疫性肝炎。
摘要来源:J Clin Gastroenterol。 2006 年 9 月;40(8):757-61。 PMID:16940892
摘要作者:Vamsee Alla、Joseph Abraham、Junaid Siddiqui、Dimple Raina、George Y Wu、Naga P Chalasani、Herbert L Bonkovsky
文章所属单位:医学系,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印第安纳波利斯,IN 46202,美国。
摘要:虽然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因(AIH)尚不清楚,药物被认为是某些患者的潜在触发因素。在个别病例报告中,他汀类药物被认为是此类触发因素。在这里,我们描述了 3 名患者,他汀类药物很可能引发了 AIH 的发展。两名男性(47 岁和 51 岁)和一名女性(57 岁)在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出现 AIH。他们产生了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的阳性滴度(1/40 至 1/160)和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根据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专家组的数据,所有 3 名患者的特征均符合 AIH 标准。所有 3 例患者的肝活检均显示不同阶段的纤维化和浆细胞浸润,与 AIH 相符。该妇女曾两次因服用他汀类药物而患上肝炎:第一次是在 1999 年,因服用辛伐他汀;第二次是在 2001 年至 2002 年,因服用阿托伐他汀,病情严重,甚至在停药后仍持续存在。同样,在另外 2 例病例中,在发生 AIH 之前就暴露于他汀类药物,尽管停止用药,但 AIH 仍持续存在。所有 3 名患者对泼尼松和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治疗均反应良好。回顾了此前报道的 3 起类似案例。我们的结论是,这里报告的 3 例病例和之前报告的 3 例类似病例表明,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在极少数情况下引发严重、持续的 A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