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种草对埃及丙型肝炎结果的影响。
摘要来源:摘要作者:Eman Mahmoud Fathy Barakat、Lamia Mohamed El Wakeel、Radwa Samir Hagag
文章所属单位:Eman Mahmoud Fathy Barakat,艾因夏姆斯大学医学院热带医学系,埃及开罗 11566。< /p>摘要:
目标: 评估黑种草 (N. sativa) 对不适合使用干扰素 (IFN)-α 的丙型肝炎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耐受性。
< span class="sub_abstract_label">方法:30 名不适合接受 IFN/利巴韦林治疗的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患者纳入本研究。纳入标准包括:伴有或不伴有肝硬化的 HCV 患者sis,有 IFN-α 治疗禁忌症,或拒绝 IFN-α 治疗或有经济限制。排除标准包括:接受IFN-α治疗、乙型肝炎或Ⅰ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癌、其他恶性肿瘤、重大重症或治疗不依从的患者。各种参数,包括临床参数、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总抗氧化能力(TAC)和聚合酶链反应,均在基线和研究结束时进行评估。临床评估包括:肝和/或脾肿大、黄疸、手掌红斑、扑动性震颤、蜘蛛痣、下肢水肿和腹水。以剂量(450mg,每日三次)连续三个月施用N. sativa。在最初、定期和研究结束时评估临床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N。苜蓿给药显着改善HCV病毒载量(380808.7±610937 vs 147028.2±475225.6,P = 0.001)和TAC(1.35±0.5 vs 1.612±0.56,P = 0.001)。施用苜蓿后,以下实验室参数有所改善:总蛋白(7.1 ± 0.7 vs 7.5 ± 0.8,P = 0.001)、白蛋白(3.5 ± 0.87 vs 3.69 ± 0.91,P = 0.008)、红细胞计数(4.13 ± 0.9 vs 4.3 ± 0.9,P = 0.001) 和血小板计数(167.7 ± 91.2 与 198.5 ± 103,P = 0.004)。糖尿病和非糖尿病 HCV 患者的空腹血糖(104.03 ± 43.42 vs 92.1 ± 31.34,P = 0.001)和餐后血糖(143.67 ± 72.56 vs 112.1 ± 42.9,P = 0.001)均显着降低。与治疗后相比,下肢水肿患者的下肢水肿较基线显着减轻[16例(53.30%)比7例(23.30%),P=0.004]。除少数上腹痛和低血糖不影响患者依从性外,药物不良反应不明显。
结论:HCV 患者服用苜蓿是可耐受的、安全的,可降低病毒载量,并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氧化应激、临床状况和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