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甘草甜素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影响:生化和形态学研究。
摘要来源:J Hepatol。 1994 年 10 月;21(4):601-9。 PMID:7814808
摘要作者:T Takahara、A Watanabe、K Shiraki
摘要:甘草酸,甘草酸的主要成分一种草药(甘草),在日本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该物质可改善肝功能,有时可使肝炎完全恢复;在体外检查了其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分泌的影响。甘草甜素抑制 HBsAg 的分泌,并在 PLC/PRF/5 细胞中剂量依赖性地积累。使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 HBsAg 表达系统中进一步分析和确定了其作用。甘草甜素抑制 HBsAg 的分泌,导致其积聚在高尔基体的细胞质空泡中帕拉图斯地区。用 35S-蛋氨酸和半胱氨酸标记的 HBsAg 在细胞中积聚,并且在甘草酸处理的培养物中其分泌受到剂量依赖性抑制。分泌的 HBsAg 被 N 连接和 O 连接聚糖修饰,但其唾液酸化受到甘草甜素的剂量依赖性抑制。因此,甘草甜素在O-联糖基化之后和唾液酸化之前抑制HBsAg在反高尔基体区域的细胞内转运。在甘草酸处理的培养物中,HBsAg颗粒主要出现在细胞表面,而在未处理的培养物中则没有。这表明 HBsAg 颗粒的脱唾液酸化导致甘草甜素处理的 HBsAg 颗粒具有新颖的表面性质。我们阐明了甘草甜素对 HBsAg 加工、细胞内转运和分泌的独特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