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体融合的 HAVCR1-NPC1 途径的外泌体模拟介导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摘要来源:Nat Microbiol。 2020 年 9 月;5(9):1096-1106。 Epub 2020 年 6 月 15 日。PMID:32541946
摘要作者:Maria Isabel Costafreda、Abdolrahim Abbasi、Hsinyi Lu、Gerardo Kaplan
文章隶属关系:Maria Isabel Costafreda
摘要:外泌体的细胞间通讯控制正常和致病过程。病毒可以在外泌体中传播,从而避免免疫识别。虽然外泌体的生物发生、结合和摄取已得到很好的表征,但对外泌体转运到细胞质中的了解却很少。我们报道磷脂酰丝氨酸受体 HAVCR1(参考文献)和胆固醇转运蛋白 NPC1(参考文献)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参与甲型肝炎病毒 (HAV) 感染细胞 (exo-HAV) 外泌体的货物递送姐姐。利用 CRISPR-Cas9 敲除技术,我们证明这两种在晚期内体中相互作用的脂质受体对于膜融合和 RNA 从 exo-HAV 递送到细胞质中是必需的。埃博拉病毒利用HAVCR1-NPC1途径感染细胞,通过exo-HAV介导HAV感染,这表明通过这种外泌体拟态机制的病毒感染不需要包膜糖蛋白。外泌体腔中无衣壳的病毒RNA,而不是外泌体中所含HAV颗粒的内体脱壳,主要负责外泌体HAV感染性,通过亚甲蓝灭活非衣壳RNA来评估。与 exo-HAV 相比,HAV 颗粒的感染性与 pH 无关,并且需要 HAVCR1 或另一种尚未识别的受体,但不需要 NPC1。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外泌体和病毒具有不依赖于包膜糖蛋白的融合机制,因此需要重新评估包膜糖蛋白在感染中的作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