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精氨酸可改善实验性中暑期间的脑血管功能障碍和脑部炎症。
摘要来源:休克。 2008 年 2 月;29(2):212-6。 PMID:17693925
摘要作者:Yen-Chia Chen、Yu-Chi Liu、David Hung-Tsang Yen、Lee-Min Wang、Chun-I Huang、Chen-Hsen Lee、林茂村
摘要:严重中暑引起的脑血管功能障碍包括颅内高压、脑灌注不足、脑部炎症等。我们试图评估 L-精氨酸是否可以通过减弱这些反应来提高实验性中暑期间的生存率。热应激(43℃)开始 70 分钟后,将麻醉大鼠分为两大组,并给予以下药物:载体溶液(1 mL/kg 体重)或 L-精氨酸(50-250 mg/kg 体重)体重)静脉注射。另一组大鼠暴露于室温(24 摄氏度)并用作常温对照。他们的生理和生化参数受到持续监测。当媒介物处理的大鼠经历热应激时,它们的存活时间值为 20 至 26 分钟。静脉注射治疗L-精氨酸剂量显着提高中暑期间(54-245分钟)的存活率。与正常体温对照组相比,所有接受媒介物治疗的中暑动物均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核心温度、颅内压以及下丘脑中的一氧化氮代谢物、谷氨酸、甘油、乳酸-丙酮酸比率和二羟基苯甲酸。此外,中暑后下丘脑的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相比之下,所有接受媒介物治疗的中暑动物的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脑血流量和脑氧分压水平较低。中暑发作后立即服用L-精氨酸可显着降低颅内压中暑时下丘脑中一氧化氮代谢物、谷氨酸、甘油、乳酸-丙酮酸比率和二羟基苯甲酸水平升高。 L-精氨酸治疗可抑制中暑引起的下丘脑中 IL-1β 和 TNF-α 水平的升高。相反,在中暑期间,L-精氨酸显着升高了下丘脑的 IL-10 水平。结果表明,L-精氨酸可能通过减少脑血管功能障碍和脑部炎症来减轻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