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栎树皮层(橡树皮)的抗菌和抗群体感应分子组合物摘录。
摘要来源:分子。 2015 年 9 月 17 日;20(9):17093-108。 Epub 2015 年 9 月 17 日。PMID:26393551
摘要作者:Dmitry G Deryabin、Anna A Tolmacheva
文章隶属关系:Dmitry G Deryabin
摘要:自中世纪以来,欧洲民间医学就将栎树皮(橡树皮)用于治疗腹泻、口腔炎、咽炎和皮肤炎症。其抗菌活性是橡树皮众所周知的治疗特性,其新颖的抗群体感应(QS)能力最近也被描述。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检查了栎树皮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并比较了在生物测试中继承了对紫色色杆菌 CV026 的直接抗菌和调节性抗 QS 作用。对原始栎树皮层提取物的评估表明,其抗菌活性较弱,抗 QS 活性显着,当样品干燥和重新水合时,这些活性得以保留并完全恢复。一步液相色谱结果表明,其抗QS活性可能是由疏水性化合物决定的;然而,随后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导致活性消散和损失。气相色谱-质谱法在大多数化合物之间提供了出色的分辨率。根据这一结果,从 35 个已鉴定的小分子中选择了 10 个进行进一步筛选。随后的研究表明,几种化合物决定了栎树皮层提取物的抗菌和抗 QS 活性。 1,2,3-苯三醇和 4-丙基-1,3-苯二酚显示出直接抗菌活性,而这些化合物的亚抑制浓度会导致抗 QS 效应。五种化合物:4-(3-羟基-1-丙烯基)-2-甲氧基-苯酚; 3,4,5-三甲氧基苯酚;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7-羟基-6-甲氧基-2H-1-苯并吡喃-2-酮和2H-1-苯并吡喃-2-酮被表征为QS抑制剂,与对细菌生长的任何影响无关。每种单一成分的生物学相关浓度仅表现出较弱的活性,而来自栎树皮层提取物的小分子组合物的重建在生物测试中提供了与粗提取物相当的针对 C. violaceum CV026 的补充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