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对德国奶牛瘤胃中毛霉菌丰度的可能影响。
摘要来源:Curr Microbiol。 2014 年 12 月;69(6):817-23。 Epub 2014 年 7 月 31 日。PMID:25079171
摘要作者:Wieland Schrödl、Susanne Krüger、Theodora Konstantinova-Müller、Awad A Shehata、Ramon Rulff、Monika Krüger
文章所属机构:Wieland Schrödl
摘要:草甘膦(N-膦酰甲基甘氨酸)已注册为许多食品和饮料的除草剂。非粮食作物,以及需要全面控制植被的非作物区。草甘膦影响土壤真菌群;然而,动物饲料(大豆、玉米等)中的草甘膦残留对动物真菌群的可能影响几乎未知。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奶牛的真菌学特征与尿液中草甘膦浓度的关系。对德国 14 个奶牛场的 258 头奶牛进行了检查。使用 ELISA 检测尿液中的草甘膦。使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分析瘤胃液样品中的真菌特征,并通过 MALDI-TOF 质谱法进行区分。使用 ELISA 测定血液中的 LPS 结合蛋白 (LBP) 和抗真菌抗体(IgG1、IgG2、IgA 和 IgM)。检测到不同种群的 Lichtheimia corymbifera、Lichtheimia ramosa、毛霉和根霉。在尿液中草甘膦浓度较高(>40 ng/ml)的动物中,L. corymbifera 和 L. ramosa 的含量明显更高。与尿中草甘膦浓度相关的针对分离真菌的 IgG1 和 IgG2 抗体没有显着变化;然而,在草甘膦含量较高的组中,针对 L. corymbifera 和 L. ramosa 的 IgA 抗体显着较低。此外,针对 L. corymbifera、L. ramosa 和 Rhizop 的 IgM 抗体之间呈负相关观察了我们与尿液中草甘膦浓度的关系。尿液中草甘膦浓度较高的动物的 LBP 也显着降低。总之,草甘膦似乎可以调节真菌群落。 IgM抗体和LBP的减少表明对动物先天免疫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