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阐明草甘膦诱发的重度抑郁症的分子机制:网络毒理学方法。

摘要来源:

Ann Gen精神病学。 2024 年 1 月 31 日;23(1):8。 Epub 2024 年 1 月 31 日。PMID:38297317

摘要作者:

李嘉楠、毕浩然

文章所属单位:

嘉楠Li

摘要:

预计重度抑郁症(MDD)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第二大常见的残疾原因。接触草甘膦 (Gly) 类除草剂与 MDD 的发病有关。然而,其根本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网络毒理学方法研究 Gly 诱导 MDD 的潜在分子机制。 MDD数据集G参考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的 SE76826 来识别 MDD 患者和对照外周血白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DEG)。通过网络毒理学筛选Gly诱导的MDD的潜在交叉靶标。交叉目标用于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分子对接验证了中心靶标与甘氨酸的结合潜力。总共鉴定了 1216 个与 Gly 诱导的 MDD 相关的 DEG。随后的网络药理学将搜索进一步细化至43个靶点。 GO 和 KEGG 富集分析揭示了 GLY 诱导的 MDD 涉及的多种信号通路。确定了六个潜在的核心靶标(CD40、FOXO3、FOS、IL6、TP53 和 VEGFA)。最后,分子对接证明Gly对核心靶点表现出很强的结合亲和力。本研究结果确定d 揭示Gly诱发MDD的潜在分子机制,为MD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沮丧, 草甘膦毒性,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