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电针足三里(ST36)对慢性萎缩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胃炎。

摘要来源:

Front Genet。 2022 年;13:824739。 Epub 2022 年 2 月 23 日。PMID:35281809

摘要作者:

黄万一、邱元明、朱静茹、王英杰、戴志鹏、甘慧娟,钱林超,杨宗宝

文章来源:

黄万一

摘要:

电针是我国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常用方法。我们的目的是确定电针足三里(ST36)对CAG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10只)和模型组(MG,32只)。 MG组大鼠建立为CAG疾病模型。之后将MG组大鼠随机分为CAG组(10只)、电针组(EA,10只)和维生素酶组(Vit,10只)。 NC 组和 CAG 组的大鼠每天被限制 30 分钟,持续 4 周。 EA组大鼠接受电针足三里,每次30分钟,持续4周。 Vit组大鼠给予维生素酶溶液10ml/(kg·d),连续4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qPCR法测定p53、Bcl-2、c-myc基因表达水平。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测定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及相对丰度表达。与NC组相比,CAG组胃黏膜病理显示有明显炎症浸润,电针组胃黏膜病变明显改善; CA 中 p53 和 c-myc 基因的表达G组升高(<0.05),而EA组Bcl-2基因表达降低(<0.05),p53和c-myc基因表达降低(<0.05),Bcl-2基因表达升高(<0.05)。 0.05)。 CAG组中、、、等细菌丰度增加(<0.05),而、、、、等细菌丰度减少(<0.05)。电针组and的相对丰度下降(<0.05),而、、、Christensenellaceae等益生菌的相对丰度增加(<0.05)。电针足三里可促进CAG大鼠胃黏膜病理损伤的修复,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有害菌相对丰度、增加肠道益生菌相对丰度、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胃炎,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