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钠暴露会诱导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和心脏毒性。
摘要来源:Biol Trace Elem Res。 2024 年 9 月 17 日。Epub 2024 年 9 月 17 日。PMID:39287768
摘要作者:王飞清、陈法、宋文、李艳菊、海燕吴、婷婷、田梦贤、唐东欣、刘阳
文章来源:王飞清
摘要:氟中毒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心脏是重要的靶标器官。然而,对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毒理学机制的研究还很有限。这项研究评估了氟化钠 (NaF) 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我们测定了死亡率、孵化率、表型畸形、心脏功能。暴露于 NaF 后斑马鱼胚胎的影响和形态。随后,利用高通量RNA测序分析揭示了分子机制。使用定量实时逆转录PCR检测心脏发育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受精后 96 小时,NaF 对斑马鱼胚胎的 50% 致死浓度 (LC50) 值为 335.75 mg/L。当NaF浓度高于200 mg/L时,可观察到严重的畸形,如心包水肿、卵黄囊水肿、脊柱弯曲、体长缩短、头面积和眼面积缩小。暴露于 NaF 的胚胎心率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NaF暴露组静脉窦和动脉球之间的距离显着增加。 NaF组的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显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Gata4、Tbx的表达量5a、Hand2、Tnnt2c、Nppa 和 Myh6 在 NaF 处理组中显着增加。通过转录组测序,在 NaF (200 mg/L) 处理组中检测到 1354 个差异表达基因 (DEG),其中包括 1253 个上调基因和 101 个下调基因。 DEG的基因本体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表明,心脏相关通路,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Jak-Stat、PI3k-Akt和Ras,在NaF暴露组中被激活。该研究揭示了氟化物引起心脏形态和功能异常的潜在机制,为氟中毒的临床防治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