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氟化物暴露通过激活肝细胞中的 IL-17A 途径诱导线粒体损伤和线粒体自噬。

摘要来源:

Sci Total Environ。 2022 年 1 月 15 日;804:150184。 Epub 2021 年 9 月 8 日。PMID:34517333

摘要作者:

赵杨飞、王金明、张建海、孙子龙、牛瑞艳、Ram Kumar Manthari,Mohammad Mehdi Ommati,王少林,王俊东

文章来源:

赵杨飞

摘要:

作为一种环境毒物,氟化物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全球关注。因为肝脏是氟化物蓄积和损伤的重要器官。我们之前的研究揭示了氟化物通过白介素17A(IL-17A)途径诱导肝损伤,但潜在的细胞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IL-17A途径和线粒体自噬在氟化物引起的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采用小鼠氟中毒模型、IL-17A添加氟中毒细胞模型、IL-17A基因敲除小鼠氟中毒模型、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荧光双染、ELISA、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结果表明,氟化物降低了体重和肝脏系数,增加了骨氟含量,增加了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酸脱氢酶(GDH)水平、Caspase 8和Caspase 9活性,并诱导肝脏形态学和肝脏形态学改变。超微结构损伤。此外,氟化物暴露后,IL-17A通路关键蛋白IL-17A、IL-17R和Act1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但IκB降低。此外,氟化物暴露升高了线粒体去极化百分比、线粒体损伤、线粒体自噬荧光斑点以及 LC3II/LC3I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IL-17A通路在氟诱导的肝细胞线粒体中的作用损伤和线粒体自噬紊乱,在动物细胞中添加并敲除IL-17A。结果表明,IL-17A的添加加剧了氟化物引起的肝脏形态和功能损伤、IL-17A途径的激活、线粒体损伤和线粒体自噬,但IL-17A敲除减轻了氟化物引起的变化。这些结果表明,氟化物暴露通过IL-17A途径诱导肝细胞线粒体损伤和线粒体自噬。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体外研究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