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女性血浆异黄酮与纤维囊性乳腺疾病和乳腺癌。
摘要来源:癌症流行病生物标志物2007 年 12 月;16(12):2579-86。 PMID:18086761
摘要作者:Johanna W Lampe、Yoshikazu Nishino、Roberta M Ray、Chunyuan Wu、Wenjin Li、Ming-Gang Lin、Dao Li Gau、 Yongwei Hu、Jackilen Shannon、Helge Stalsberg、Peggy L Porter、Cara L Frankenfeld、Kristiina Wähälä、David B Thomas
摘要:背景:良性增生性乳腺疾病与乳腺癌风险升高相关,而非增殖性疾病与风险没有很强的相关性。在增生发生之前起作用的因素可能与良性病症和乳腺癌相关,而那些在增殖性疾病到癌症途径中起作用的因素仅与癌症相关。大豆异黄酮暴露可能会影响健康Luence 乳腺癌风险,但人们对其与良性疾病的关系知之甚少。材料和方法:我们在中国上海进行的一项乳房自我检查试验中,对被诊断患有乳腺癌(n = 196)或良性乳房疾病(n = 304),以及 1,002 名没有已知乳腺疾病的年龄匹配对照。良性病症分为非增殖性(n = 131)或增殖性伴或不伴异型性(n = 173)。结果:异黄酮浓度与非增殖性和增殖性良性纤维囊性病症以及乳腺癌的风险呈负相关,无论同侧非癌性乳腺上皮是否伴有增殖性变化(与对照的所有比较,P(趋势)<0.01)。血浆金雀异黄素最高四分位数 (>76.95 ng/mL) 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较小(比值比,0.26;95%与最低四分位的女性 (<9.42 ng/mL) 相比,置信区间为 0.13-0.50)或良性疾病(比值比为 0.40;95% 置信区间为 0.23-0.70)。观察到的伴有或不伴有周围增殖性变化的乳腺癌风险与仅观察到的良性增殖性和非增殖性疾病的风险没有差异。结论:异黄酮暴露与乳腺纤维囊肿和乳腺癌呈负相关,结果表明,异黄酮对癌症风险的影响发生在癌变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