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抗坏血酸预处理可在急性高血糖 (R1) 期间保留内皮功能。
摘要来源: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 2005年5月-6月;32(5-6):340-5。 PMID:15854139
摘要作者:Brian A Mullan、Ciaran N Ennis、Howard J P Fee、Ian S Young、David R McCance
文章隶属关系:布莱恩·A·穆兰
摘要:1。急性高血糖可能损害内皮功能。据报道,动脉内注射抗坏血酸 (AA) 可改善前臂高血糖钳夹期间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通过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研究,我们研究了静脉注射抗坏血酸改变人类对急性全身高血糖的内皮反应的潜力。 2.从医院工作人员中招募9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内皮功能通过测量前臂血流对内皮依赖性(ED)和内皮非依赖性(EID)血管扩张剂的臂内输注的反应来确定。内皮功能指数(EFI)源自 ED 和 EID 血管舒张的比率。在基线时进行血流动力学和内皮功能测量,然后在全身高血糖钳夹(14 mmol/L)后 2 小时重复测量。受试者在两个不同的场合进行研究,在出现高血糖之前被随机分配接受安慰剂或 2 g 静脉注射抗坏血酸。 3.用安慰剂预处理全身高血糖后,EFI从1.08+/-0.21下降至0.74+/-0.13(差异(95%置信区间):0.34(0.20,0.47);P<0.001)。当受试者接受抗坏血酸预处理时,EFI 不受高血糖影响(1.11 +/- 0.21 至 1.12 +/- 0.17;P = 0.938)。安慰剂和抗坏血酸之间的差异显着(P<0.001)。血浆抗坏血酸浓度下降与 EFI 降低直接相关(r = 0.798;P<0.001)。 4.静脉推注抗坏血酸预处理可以预防急性全身高血糖期间的内皮功能障碍。因此,抗坏血酸在急性高血糖可能成为并发症的临床情况下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