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皮低强度激光治疗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摘要来源:Lasers Med Sci。 2016 年 9 月;31(7):1301-7。 Epub 2016 年 6 月 14 日。PMID:27299570
摘要作者:Alicja Szymczyszyn、Adrian Doroszko、Ewa Szahidewicz-Krupska、Piotr Rola、Radosław Gutherc、Jakub Jasiczek、Grzegorz Mazur、Arkadiusz Derkacz
文章归属:Alicja Szymczyszyn
摘要:低强度激光治疗 (LLLT) 的效果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尚未完全确定。由于内皮是重要的内分泌元件,建立LLLT作用机制是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透皮LLLT对内皮功能的影响。在本研究中,h健康志愿者(n = 40,年龄 = 20-40岁)被纳入。 N = 30(女性14名,男性16名,平均年龄30 ± 5岁)构成激光照射组(LG)。其余 10 名受试者(6 名女性,4 名男性,平均年龄 28±5 岁)构成对照组(CG)。参与者连续三天每天接受一次 LLLT。在第一次照射前和最后一次照射后 24 小时抽取血液进行生化评估。在LG中,进行桡动脉经皮照射(半导体激光λ = 808 nm,照射50 mW,能量密度1.6 W/cm(2),剂量20 J/天,总剂量60 J)。生化参数(反映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管抑制素;抗氧化状态:谷胱甘肽(GSH)和一氧化氮代谢途径:对称二甲基精氨酸(SDMA)、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L -精氨酸)进行了评估。在 LG 中,GSH 水平显着增加,观察到 LLLT 后血管抑制素浓度显着下降。 VEGF、FGF、SDMA、ADMA 水平没有观察到显着差异。LLLT 通过增加其抗氧化和血管生成潜力来改变血管内皮功能。我们发现 LLLT 照射后 24 小时内一氧化氮途径代谢物的水平没有显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