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种草种子可降低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的内皮功能障碍。
摘要来源:Avicenna J Phytomed。 2016年1月-2月;6(1):67-76。 PMID:27247923
摘要作者:Abbasali Abbasnezhad、Saeed Niazmand、Maryam Mahmoudabady、Mohammad Soukhtanloo、Seyed Abdolrahim Rezaee、Seyed Mojtaba Mousavi
文章隶属关系:Abbasali Abbasnezhad
摘要:目标:糖尿病是一种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内皮功能障碍造成的。本研究探讨了黑种草(N. sativa)水醇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离体主动脉收缩和扩张反应的影响。
材料和我THODS:将大鼠分为六个实验组(对照组、未治疗的 STZ 糖尿病大鼠、苜蓿水醇提取物或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大鼠)。治疗组大鼠每天灌胃苜蓿提取物(100、200 和 400 毫克/千克)或二甲双胍(300 毫克/千克),持续 6 周。将离体大鼠胸环安装在器官浴系统中,然后评估不同情况下由去氧肾上腺素(PE)、乙酰胆碱(ACh)、氯化钾(KCl)和硝普钠(SNP)诱导的收缩和扩张反应。
结果:较低浓度的苜蓿种子提取物 (DE 100 和 DE 200) 和二甲双胍显着降低了对较高浓度 PE (10(-6) - 10(-5) M) 的收缩反应,与糖尿病组相比 (p<0.05 至 p<0.01)。与糖尿病组相比,DE 200 组和二甲双胍组对 Ach 10(-8) M 的松弛反应增加(p<0.05)。松弛反应与糖尿病组相比,所有治疗组的 Ach 10(-7) - 10(-5) M 均显着升高(p<0.05 至 p<0.001)。
结论:长期服用苜蓿种子提取物具有显着的降血糖作用,并改善主动脉对血管收缩剂的反应性和血管扩张剂对 STZ 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