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大黄素通过抑制ILK/GSK-3β逆转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途径。

摘要来源:

Drug Des Devel Ther。 2020;14:3663-3672。 Epub 2020 年 9 月 10 日。PMID:32982173

摘要作者:

郑巧梅、王金华、李文文、陈晓云、陈少战、李红陈

文章来源:

郑巧梅

摘要:

目的:探讨大黄素发挥作用的确切机制下调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探讨大黄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理论基础。

患者及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ES)是从 15 名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中培养出来的,对照子宫内膜基质细胞(CES)是从 12 名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中培养出来的。通过蛋白质印迹评估蛋白质水平。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结果:EESs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比CES的强多了。大黄素处理后,EES和CES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着下调,并且EES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p-GSK-3β的水平显着下调。此外,大黄素还上调角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波形蛋白、β-连环蛋白和slug的表达,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EESs中ILK基因的沉默也达到了上述效果,并且大黄素增强了这种效果。康维尔另外,CESs中ILK的外源表达增加了p-GSK-3β的表达,而大黄素则消除了这种表达。此外,SB216763通过上调p-GSK-3β、β-catenin和slug的水平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从而增强CESs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而大黄素也会消除这种能力。

结论:大黄素抑制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 ILK/GSK-3β 途径逆转 EMT 来治疗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因此,大黄素可能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靶向治疗药物。

研究类型 : 人体体外、人体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大黄素,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