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果对恶唑酮和 2,4-二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特应性皮炎的改善作用。
摘要来源:J Ethnopharmacol。 2017 年 12 月 16 日;214:160-167。 Epub 2017 年 12 月 16 日。PMID:29258854
摘要作者:Sullim Lee、No-June Park、Sim-Kyu Bong、Jonghwan Jegal、 Sang-A Park、Su-Nam Kim、Min Hye Yang
文章所属:Sullim Lee
摘要:民族药理学相关性: span>杜松子的果实已在韩国传统医学中用于治疗人类炎症性疾病,例如类风湿病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硬皮果的抗特应性特性。体内小鼠特应性皮炎(AD)模型。
方法和结果:分别用恶唑酮(4 周)和 DNCB(3 周)刺激的 BALB/c 小鼠耳和 SKH-1 无毛小鼠,用 1% 杜松果实治疗EtOH 提取物 (JFE) 通过加速皮肤屏障恢复功能并抑制 AD 症状,改善了恶唑酮和 DNCB 诱导的 AD 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 E (IgE) 和白细胞介素 4 (IL-4) 的过量产生 根据植物化学分析,JFE 含有异黄芩素-7-O-β-木吡喃苷、柏黄酮、罗汉松黄酮 A 和扁柏黄酮作为主要成分。从 JFE 中分离出来,其中,铜黄酮和isoscutellarein-7-O-β-xylopyranoside 强烈下调 RBL-2H3 细胞中 IL-4 的表达和 β-己糖胺酶的释放。
结论:< /span>用硬皮果及其活性成分进行的治疗尝试可能有助于治疗 AD 和相关皮肤感染泌尿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