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通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自主神经和细胞因子机制增强胃调节。
摘要来源:Dig Dis Sci。 2022 年 5 月 3 日。Epub 2022 年 5 月 3 日。PMID:35503488
摘要作者:陈晓丽、陈鑫、陈斌瑞、杜丽君、余王,黄志辉,戴宁,陈建德,曹倩
文章所属单位:陈晓丽
摘要:背景: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学复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经皮电针刺激 (TEA) 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潜在有效疗法,但没有明确机制的证据。
目的:我们的目标调查 TEA 对餐后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PDS)并探索潜在的神经免疫机制。
方法:我们在 30 个 PDS 中进行了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患者随机接受为期 4 周的 TEA 或假 TEA。评估消化不良症状、胃调节、胃排空和心率变异性(HRV)。还评估了十二指肠粘膜炎症。
结果:与假 TEA 相比,TEA 消化不良症状得到改善(P = 0.03)。与假TEA组相比,TEA治疗后初始饱腹感量和最大可耐受量(MTV)均有所改善(P均 < 0.05)。 TEA 或假 TEA 不会改变胃排空时间 (T1/2)。 TEA 治疗增加了迷走神经活动,并降低了 HRV 评估的交感迷走神经比率(P 均 < 0.01)。与基线相比,TEA处理后球部粘膜IL-6表达下调(P < 0.05)。
结论:无创 TEA 可能通过迷走神经传出通路下调十二指肠球部粘膜中 IL-6 的表达来改善胃调节和消化不良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