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红花素介导的氧化负担和炎症级联的改善可抑制糖尿病大鼠的糖尿病肾病进展。
摘要来源:Chem Biol Interact。 2018 年 3 月 25 日;284:90-100。 Epub 2018 年 2 月 3 日。PMID:29409856
摘要作者:Hadeer O Abou-Hany、Hoda Atef、Eman Said、Hassan A Elkashef、 Hatem A Salem
文章隶属:Hadeer O Abou-Hany
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与糖尿病相关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持续升高的血糖水平会导致肾组织发生组织病理学变化,从而阻碍正常的肾功能。在目前的研究中,藏红花素;番红花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因其众多的药理活性而被研究为抗 DN 的肾脏保护剂。通过静脉注射诱导雄性 Sprague-Dawely 大鼠患糖尿病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 (50mg/kg),糖尿病诱导后 8 周确诊为 DN。每日口服藏红花素(20mg/kg)八周可显着降低血糖水平,同时显着增加胰岛素水平。此外,藏红花素可改善受损的肾功能,表现为血清肌酐水平、血尿素氮和蛋白尿降低,同时尿肌酐清除率增加。此外,细胞损伤和组织坏死的生物标志物如LDH活性显着降低,肾脏NOS含量也显着下降。此外,肾脏抗氧化剂如SOD、GSH和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增加,同时肾脏MDA减少;氧化负荷的生物标志物。随着大鼠肾皮质核因子 kappa-B (NF-κB/p65) 蛋白表达和免疫染色的同时抑制,肾脏中 Toll 样受体 4 和 IL-6 的含量显着下降。此外,藏红花素抑制进展肾纤维化的影响,表现为肾羟脯氨酸和胶原含量、TGF-β 免疫染色和 Massons 三色阳性组织的减少。在组织病理学上,藏红花素预处理与最小的肾损伤和较少的纤维化病变相关。肾小管完整性的恢复同时肾小球间隙面积的保留。总之,藏红花素对 DN 的改善作用可能归因于其清除自由基的特性、增强宿主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能力以及抑制炎症和纤维化级联激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