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 IIA 促进自噬并抑制炎症,减轻糖尿病足细胞损伤肾病。
摘要来源:糖尿病代谢综合征。 2024 年;17:2709-2724。 Epub 2024 年 7 月 22 日。 PMID:39072344
摘要作者:李媛、吴童、李宏业、刘明明、徐海燕
文章单位:李媛
摘要:用途:丹参酮 IIA (Tan-IIA) 广泛用于糖尿病患者肾病(DN),但其对 DN 足细胞的保护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研究在体内外观察Tan-IIA对DN肾小球足细胞自噬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机制调查了。厄贝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是临床治疗DN的代表药物。因此选择厄贝沙坦作为阳性对照药物。
方法: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组分为DN组、厄贝沙坦组和接受不同剂量Tan-IIA的三组。对照组由 db/m 同窝小鼠组成。连续给药12周后,从小鼠身上采集血液、尿液和肾脏样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苏木精和伊红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评估 Tan-IIA 的肾脏保护作用。在体外,利用高糖培养的 MPC5 细胞探讨 Tan-IIA 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
结果: Tan-IIA显着改善肾脏病理损伤及相关导致DN肾功能不全。与DN组相比,Tan-IIA可上调Synaptopodin、Podocin、LC3II/I、Beclin-1的表达(<0.05),下调p62、F4/80、NF-κB p65、体内和体外 IL-1β、TNF-α 和 IL-6 (<0.05),表明 Tan-IIA 治疗通过以下方式减轻足细胞损伤: DN 期间促进自噬并抑制炎症。 Tan-IIA组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水平低于DN组(<0.05),表明Tan-IIA抑制PI3K/Akt/mTOR信号传导足细胞中的信号通路,是调节自噬和炎症的关键通路。
结论:Tan-IIA 通过促进自噬和抑制炎症(至少部分通过抑制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来预防 DN 足细胞损伤。